不向第三方公开
“中西医结合”治疗灰指甲 让指甲重新焕发光泽
灰指甲是一种发生在人指甲上的传染性疾病的俗称。它是由一大类称做病原真菌的微生物感染引起的。甲癣病变始于甲远端、侧缘或甲褶部。表现为甲颜色和形态异常。多呈灰白色,且失去光泽;甲板增厚显着,表面高低不平。其质松碎,甲下常有角蛋白及碎屑沉积。
典型案例再现: “中西医结合”的问世 治好了我的“灰指甲”
患者 曹×× 女 36岁 公司职员
我近十年的灰指甲,终于好了,在此我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来,希望更多的人不要再为治疗灰指甲花冤枉钱了。刚开始,我手上有两个指甲变厚、变白了,不痛不痒,当时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,就没在意。渐渐的这两个指甲的周围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残损,而且别的指甲也在慢慢的变厚、变白,我觉得很难看,常常不敢把手伸出去。我就去专科检查,医生告诉我患了灰指甲。给我开了一些口服的药,吃了一段时间后,指甲慢慢有所好转,之后,要吃完了我就没有继续吃了。但停药两个月后,指甲又开始变白、变厚了。
我正在犹豫要不要再去买药吃的时候,我在网上查看到了兰州北大皮肤科运用“中西医结合”治疗灰指甲,方法,治疗情况独到,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,专程来到兰州北大皮肤科,接诊我的是皮肤科主任谈增福医生,他用仪器仔细检查了我的双手“灰指甲”之后,运用“中西医结合”给我治疗,方法和网上说得果然一样,让我感到惊喜的是,只治疗三个疗程的时间,我的指甲,就恢复得很光亮,我真的是欣喜若狂,非常感谢兰州北大皮肤科有这么好的“中西医结合”给那么多的灰指甲患者带来福音!
灰指甲的症状
灰指甲的10大临床表现:
1.混浊:甲板不透明,呈云雾状或污溃状,失去光泽;
2.肥厚:甲下角质物堆积;
3.甲面凹凸不平:甲下角质堆积导致甲板破坏;
4.甲分离:增厚的角质脱落,导致甲板与甲床分离;
5.变色:病甲呈白色、黄色、灰色、褐色、甚至黑色;
6.甲板萎缩:被真菌感染后,甲板变薄、缩小;
7.甲板脱落:甲板被破坏,只有少量残留在甲床上;
8.甲板翘起:甲下角质物脱落,甲板只有根部与甲床相连;
9.钩甲:病甲生长过长,并向掌跖侧弯曲;
10.甲沟炎:病甲根部和甲沟潮红、肿胀,通常由念珠菌感染所致。
灰指甲的种类
1、近端甲下型灰指甲:较少见,多数继发于甲沟炎。先是甲板靠近甲皱裂处(即甲板的近心端)发白,尔后渐渐扩大成灰指甲斑,较终局部甲板缺失,扩至全甲。此型仅红色毛癣菌和玫瑰色毛癣菌所致。
2、远侧端甲下型灰指甲:初表现为甲的远端(侧缘)甲板面出现不规则的小片白斑,随后变成无光泽的灰斑,并逐渐变为黄棕色直至黑色。不久甲板变质,甲下角质碎屑堆积、甲床增厚。之后甲板变萎缩,偶有出血。此型常 由红色、石膏样或絮状表皮癣菌引起。
3、白色表浅型灰指甲:常见于指趾甲。表现为甲板表面有白点或白色1毫米直径大小的斑片,病甲呈脆性而刮落。此型仅由石膏样毛癣菌或霉样菌、镰刀菌及曲菌所致。
4、全甲营养不良型灰指甲:这并不多见,常为以上各型较终发展的结果。表现为全甲失去光泽、变质、增厚或碎裂、脱落后留下异常增厚的甲床。
5、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性甲型(或真性念珠菌甲癣)灰指甲:表现为全甲变质、膨起、松脆,表面疣状,凹凸不平。
6、慢性甲沟炎型灰指甲:表现为外侧甲皱襞及近端甲皱、表皮护膜变质或变棕色。较重要的特点是有甲沟炎存在,甲周皱襞肿胀而没有甲下角化过度,可有少量渗液但从不出脓。此型亦多由念珠菌引起。